四川新闻网-首屏新闻广汉8月6日讯(记者 陈淋 张颖 姜晓凤 摄影报道)走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,寻找远去的古蜀文明。漫步于展厅之中,新展陈的青铜神坛、青铜鸟足神像、青铜骑兽顶尊人像三件古老文物,历时三千年,跨坑重聚首;探秘于文物保护与修复馆之内,陶器、青铜器、玉器、象牙等珍贵文物的修复,新科技加持,直观现眼前。在这里,古老文物与现代科技的碰撞,总是能给游客带来视觉和思想的双重震撼!坚持守正创新的三星堆博物馆,亦是中国式考古的万千气象!
守正:绝大部分文物仍以传统技艺修复
(资料图)
葱茏绿树掩映的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内,游客熙熙攘攘。该馆是一个开放式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平台,几面玻璃墙区分了文保工作区和游览参观区。
文保工作区内,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玉石器修复
墙内,身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或手持工具伏案修复,或盯着电脑分析数据,或围坐在一起探讨修复方案。墙外,游客们瞪着好奇的双眼凝神观看,不时拿出手机、相机拍摄记录“神奇”的文物修复现场。
游客可直观了解三星堆文物修复过程
“这里主要负责三星堆6个新‘祭祀坑’出土文物的保护清理和修复工作。”站在玻璃墙外,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、文物保管部部长余健向媒体记者介绍。
文保工作区内,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青铜器的修复
“绝大部分文物保护与修复,还是依靠传统修复技艺。这是三星堆博物馆的一个强项。”自2004年大学毕业就进入三星堆博物馆工作,余健一直在与文物修复打交道。跟着馆内的老师傅们一起,他先后参与修复了包括青铜神树在内的3000多件文物。
“比如黄泥石膏翻模、以铜补铜等修复工艺,在整个三星堆文物的修复项目中,都有采用。”余健提到的黄泥石膏翻模技术,是三星堆博物馆的“大国工匠”、文物修复师郭汉中的创新技术,解决了传统硅橡胶直接开模在文物上留下硅油痕迹的难题,不会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。而以铜补铜技术,则在3号青铜神树残缺部位的修复中得到很好地应用。
文保工作区内,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象牙修复
传统修复技艺不仅修好了三星堆的诸多“国宝重器”,还在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,帮助四川省内近20家文管所和博物馆修复了3000多件文物。
创新:三维扫描+3D打印+数字模拟复原文物 系国内首创
坚持传统修复工艺的同时,三星堆博物馆还在国内率先探索新的技术手段用以文物修复展示。
“在这次新馆的展陈中尤为突出。”余健介绍,“游客们能看到很多新出土文物,是残断成几个部分的。比如,大神兽和青铜顶尊跪坐人像,分别出土自不同的祭祀坑,但游客们却看到了拼接复原的模样。”其背后是文物修复师将手工拼对与AI算法结合,通过数字化虚拟修复技术实现器物的跨坑拼接及修补复原,再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原比例,才研究性复原了这座青铜神坛。同样的方法,还应用在了青铜鸟足神像、青铜骑兽顶尊人像的拼接复原上,让这些珍贵文物得以重现神采。
青铜骑兽顶尊人像
青铜神坛
青铜鸟足神像
多学科尤其是现代科技手段的参与,是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的一大亮点。通过玻璃墙,游客们也能看到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考古区。在这里,便携式X射线荧光、扫描电镜、全球定位仪测量器等高科技大量运用,传统考古、实验室考古、科技考古、文物保护深度融合,构成了我国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科学保护与修复的范例。
文保工作区内,各学科的专家正在指导文物修复
传承:“90后”占比高 人才团队建设向好发展
提到技术,总离不开人。“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,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,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,一件一件来,久久为功,做出更大成绩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考察时说的这番话,在余健心中久久萦绕。
“真切感受到总书记的关心,希望文化传承后继有人。”余健颇感欣慰,“我们三星堆博物馆,特别是文物保护与修复团队,年龄结构越来越年轻化,学科专业也更加多样化,硕博士等高学历人才也日益增多。可以说,整个团队建设是向好发展的。”
“‘90后’‘00后’已有很大占比,他们积极参与到6个新祭祀坑的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中,发挥着重要作用。”如今还有大量新出土文物等待着清理和修复。在余健看来,这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成长的机会。
实验室考古区内,能看到很多年轻人的身影
谈及文物保护与修复,余健认为,这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修复,不能只停留于匠人的手上之功,还需要加大对文物的科学研究,进一步挖掘新出土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。
牢记谆谆嘱托,余健希望带领着团队将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,创新创造各种方式让文物活起来!
相关报道:
【铭记关怀 不负重托 感恩奋进】听听三星堆“文博”人的心里话
【铭记关怀 不负重托 感恩奋进】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室主任郭汉中:一路坚持,精益求精
标签:
相关新闻
保险时讯
06-20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